
1、垠是一个汉字,读作yín,本意是指边际,尽头,引申义是岸,水边的陆地。
2、地垠㖾也。
(资料图片)
3、咢字各本无。
4、今补。
5、玄应书卷八引圻,地圻咢也。
6、文七发注引圻,地圻堮也。
7、堮者,后人增土。
8、咢则许书本然。
9、浅人以咢为怪。
10、因或改或删耳。
11、按古者边畍谓之垠咢。
12、周礼典瑞,辀人,礼记郊特牲,少仪,哀公问五注皆云圻鄂。
13、圻或作沂。
14、张平子西京赋作垠锷。
15、注引许氏淮南子注曰。
16、垠锷,端厓也。
17、甘泉赋李注曰。
18、鄂,垠鄂也。
19、按垠亦作圻。
20、或作沂者叚借字。
21、淮南书亦作。
22、玉篇曰。
23、古文也。
24、咢作鄂作锷者,皆叚借字。
25、或作作者,异体也。
26、咢者,哗讼也。
27、叚借之,毛诗鄂不韡韡。
28、鄂葢本作咢。
29、毛传曰。
30、咢犹咢咢然。
31、言外发也。
32、笺云。
33、承华者曰咢。
34、不当作柎。
35、柎,咢足也。
36、毛意本谓花瓣外出者。
37、郑牋则以诗上句为华,不谓蒂。
38、故谓咢为下系於蒂,而上承华瓣者。
39、毛云。
40、咢咢犹今人云。
41、毛,郑皆谓其四出之状。
42、长笛赋注,字林始有从卪之鄂。
43、垠咢字之别体也。
44、俗卪阝混肴。
45、故作鄂不作鄂。
46、物之边畍有齐平者。
47、有高起者。
48、有捷业如锯齿者。
49、故统之曰垠咢。
50、有单言垠,单言咢者。
51、如甘泉赋旣云兦鄂,又曰无垠是也。
52、故许以地垠咢释垠。
53、广韵曰。
54、圻,圻堮。
55、又岸也。
56、正本说文。
57、从土声。
58、语斤切。
59、十三部。
60、广韵又语巾切。
61、一曰岸也。
62、岸者,水厓陖而高者也。
63、亦曰垠。
64、【丑集中】【土部】 垠 ·康熙笔画:9 ·部外笔画:6〔古文〕㙬《唐韵》语巾切《集韵》鱼巾切《韵会》疑巾切,音银。
65、地埒也,岸也。
66、《尔雅·释地》九天之际曰九垠。
67、《楚辞·远游》逴绝垠乎寒门。
68、《注》北极之门。
69、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气有汉垠。
70、《扬雄·甘泉赋》漂龙渊而还九垠兮,窥地底而上回。
71、又天闲决兮地垠开。
72、又《集韵》鱼斤切《韵会》疑斤切,音。
73、义同。
74、又与圻通。
75、见圻字注。
76、又《集韵》五斤切,音痕。
77、《博雅》崖也。
78、亦作沂。
79、又古恨切,音艮。
80、土有起迹。
81、又通作银,界限也。
82、又叶五坚切,音姸。
83、《楚辞·远游》道可受兮而不可传,其小无内兮,其大无垠。
84、○按叶音宜,归本韵,传在先韵,言在元韵,《字汇》鱼轩切,音言,《正字通》因之,误。
85、今依《韵补》攺正。
86、 从土从艮。
87、艮,止也,止于其所也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关键词: